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三战定印度(八),新顺1730,望舒慕羲和,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英军大约800人。
而英国人训练的印度兵,大约600人。
基本上,这就是英国人在这里所能拿出来的全部兵力。
杜锋要集结的力量,海军是英军的三倍、陆军全算上的话大约是英军的十倍,细分的话,炮兵是其三十倍不止,而骑兵更是没法算……2000除以零,这个从数学角度上讲,不好说这是多少倍。
整体上,杜锋算是契合刘钰的战略:即在庙算的时候胜一筹,不要去靠腓特烈、拿破仑那样的战术天才。
庙算的时候不好好准备,等着打仗了,再指望一个名将获取胜利,蛮悲哀的。
是以,二十年的战略准备,以锡兰为支点、以蔗糖危机的大迁民为契机,大顺为今天这场仗,仅仅在锡兰,就准备了三万丁的预备役人员,以及足以去大西洋打一场“特拉法尔加”规模海战的舰队。
配合完善的商船注册征调体制、垄断授权的专营官督体制,从一开始就要一个以十敌一的目标。
当然,这么算的话,没把孟加拉王公的部队算在里面。
而孟加拉王公到底能集结多少军队,这也难说。
因为如果大顺只上岸千余人,要和英军一对一的公平对决,那么孟加拉王公可能会偷偷来和大顺谈判,试图借大顺的力量击败英国;也可能选择站在英国一边,凑出一万多拼凑起来的军队。
而如果大顺上岸的军队,从一开始的一千,逐渐上升到一万多,那么孟加拉王公会主动跑到大顺这边,高呼“贾法尔是叛徒,我们一直在等待真正的纳瓦布,西拉杰的归来!”
当然,像是贾法尔、西拉杰的大姨、之前的锡克商人等这一批被称作“背叛者”的人,自然会选择死硬到底。
事实上,世界上有两种军事神话。
一种,是三千破五万、六百兴灭国的这种,惊呼不可战胜。
另一种,则是靠着庞大的体量、手工业能力、财富、税收、人口,随时可以拉出来数万齐装满员的大军、令人瞠目结舌的火炮、遮天蔽日的船帆。
前一种,会成为后世历史的谈资,许多年后依旧叫人津津乐道。
后一种,也是成为后世历史的谈资,许多年后叫人产生一种“这样的仗,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不过于现实,并无区别。因为此时现实的统治者、统治阶层,不是玩军事名将斗兽棋的谈客,而是一群会权衡考虑当狗还是自立哪个收益更高的王八蛋。
所以,依旧秉持着刘钰战略构想的杜锋,用极快的速度攻下乔治堡,但却要慢慢地攻加尔各答。
战术很简单。
一个半月,屯兵、屯粮、外交、拉人、密谋、和孟加拉上层谈判。
然后出兵,野战获胜,攻下威廉堡。
海军堵住胡格利河的出海口,陆军在河边架起大炮,灭掉英国的印度分舰队。
杜锋这边玩的也很大胆,直接派了先头部队登陆,搭建营地,而且直接派的是手里的精锐部队。
因为他算了,英国人的舰队不敢出港,缩在河港里,那么英军就不会在河口部署部队。
而只要第一批部队上了岸,英国人就算反应过来,从加尔各答赶到这里,也得是十天以后了。
况且英军出动倒是快,可他们人少。真正要形成威慑,就得拉拢孟加拉的部队,问题是孟加拉的部队从远处赶来汇合,又不知道多久了。
所以,第一批登陆的千余人,首要任务就是挖好营垒、胸墙、面向北侧的简易炮台,把大炮部署上。
然后把简易码头搭建起来,等着后续大部队逐渐抵达即可。
之后的几天,赵立生等人就在不断地挥汗如雨,挖坑,装土,修营垒,按照军官的命令修简单的码头,装配一些军用的起重机械。
剩下的时间,就是挖厕所。
等着简易的码头修好后,后续部队抵达的便越发的多,营地也不断向外延伸。
在英军占领这里后受到了损失的摩尔商人,在金钱的诱惑下,帮着大顺这边运来了大顺想要的任何东西。
木板、木料、石灰、肉、稻米……钱,能解决很多问题。大顺的白银,和印度的银币,都是白银,花起来没有任何的滞涩。
伴随着大顺登陆部队的逐渐增加,也如杜锋所料,很快就有孟加拉的贵族,主动送来了稻米、木柴,并派人和大顺的军官勾兑,试探一下大顺到底是什么意思。
等着大顺这边的军队开始大量卸货大炮和战马的时候,已经有贵族派人提出,愿为内应,也愿意提供自己的私兵支持了。
毕竟,前节度使,西拉杰,之前逃亡大顺,而现在要回来了。谁知道,这位小节度使归位之后,会怎么对待之前的背叛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