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不被看好的电动车
火线撸掉线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91 不被看好的电动车,我在四合院中的悠闲生活,火线撸掉线城,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记者一阵惊呼:“要知道,你们今天才只卖出几十辆,要实现近万倍的跨越,五年能做到吗?”
“当然可以!”
林凡耸耸肩,“要知道,三年前,没人认为特斯拉能造出电动汽车。
现在我们不仅造出来了,还非常受消费者追捧。”
记者:“额,卖出几十辆,能被称作是追捧吗?”
“你知道的,特斯拉售价为十万美金,这并不便宜,我相信很少有车企能在第一次参加展会,就卖出几十辆跑车。”
记者点头:“这倒是,而且你们是全款预订的方式,这并不主流,也不太容易被接受。”
“是的,所以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创新!”
媒体对特斯拉的大面积报道,是第二天才开始的。
同时,网上对特斯拉的讨论,各种舆论发酵,也是在次日才达到顶峰。
而汽车杂志记者阿尔文对林凡的独家专访出炉,更是给本就火热无比的特斯拉,增添了无数话题。
事实上,在一年多前,林凡就以个人名义投资了特斯拉。
那个时候的特斯拉造车失败,找遍了整个硅谷和沙丘路,没有一位企业家、一位投资家愿意投资这个“不靠谱”的项目。
在投资特斯拉后,林也遇到过很多的质疑,有人觉得他“人傻钱多”,膨胀了。
然而,特斯拉在圣克拉拉车展的惊艳亮相,向世人证明了,谁才是真正的傻瓜。
我询问过林,当时他为什么要投资特斯拉。
他告诉我,同为创业者,两位创始人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感染了他,引起了他的精神共鸣。
除此之外,他还觉得特斯拉是在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帮助人类寻找替代能源,减少碳排放污染。
所以,他只用了十分钟,就决定要投资特斯拉……”
专访开头,记者阿尔文站在自己的角度,阐述了一番,然后放上了他和林凡的对话。
这篇报道一出,立马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特别是林凡口出狂言,要颠覆传统汽车行业,重新定义汽车。
而惊艳亮相的特斯拉,也是这一两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两相叠加,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带来的后果就是,不仅仅是普通网民关注,讨论。
就连汽车圈、投资圈、创业圈,也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家名叫特斯拉的车企。
林凡的那些金句、豪言也被拿出来讨论了。
“汽车作为工业集大成者,不是一串代码、一个网站就能撑起的。
在硅谷造汽车,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
快则十年,慢则二十年,电动汽车完全取代燃油汽车。
这是有多不了解汽车行业、能源行业,才能说出这种话?
建议要造车,先回去把大学读完,多学点工科知识。”
这是雷克萨斯集团副总裁兼总经理吉姆·法利在参加一场会议时,被记者问到对特斯拉的看法时,他给予的回答。
有人打响第一枪,立马就有其他车企跟进。
保时捷既产跑车,价位区间又和特斯拉重叠,几乎可以视作和特斯拉竞争最大的对手。
这家车企的北美首席执行官彼得·施瓦茨鲍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道:“对于特斯拉,我们没有什么好评价的,先把第一辆车交付到客户手上,再说大话吧!
五年之内,累计销售十万辆,一百亿美金的销售额!
我只能说,汽车行业每一辆汽车,每一笔销售订单,都是实打实的。
这可不是虚拟的社交网络,三年估值百亿美金的奇迹不会再上演!
实际上,汽车公司的历史,都是按几十年、一百年来计算的。
我们不会把特斯拉视作对手,因为我们和他们,是两个物种。”
林凡的高调发言,不出意外,果然引起了传统车企的一致抨击。
有人挑的语言上的毛病,还有人说电动汽车不靠谱,电池容易爆炸。
对于新人,行业老人一向是不怎么欢迎的,因为又有人来分蛋糕了。
而且这新人还这么高调,一副要干掉老牌车企的样子,拽得跟什么似的。
传统车企自觉是老大哥,有义务要教训特斯拉一番,让他们守守行业规矩,明白什么叫社会险恶。
反正就两句话的事,也不麻烦。
投资圈也有所回应。
红杉资本的合伙人莫里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斯拉目前总共就卖出去几十辆,距离成功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至于颠覆汽车行业,更是无稽之谈。
目前下定义还太早,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投资特斯拉?不会,起码现在不会。
风险投资名字里带着“风险”二字,但并不意味着把钱往水里扔。”
德丰杰的创始人德雷珀和林凡因为投资脸书一事,闹得很不愉快。
虽然大家共同投资了斯盖普,但德雷珀和林凡却走得比较远,关系不算亲近。
在接受相应采访时,他却有些反常的站在了特斯拉一边。
“对于新技术,我们要包容。特斯拉正在做的事情,很酷。
我看过他们的汽车,很出色,我会考虑入手一辆。”
有两位大老打头,投资圈里很多投资家也进行了发声,有看好特斯拉的,也有看衰的。
总体来讲,还是看衰的更多。
特别是当初拒绝了特斯拉融资的那些风投机构,更是旗帜鲜明的站在了看衰特斯拉的一方。
如果现在表示看好特斯拉,岂不是证明他们当初有眼无珠,错过了一个投资的好机会。
指南针、SDL、权益价值投资这几家特斯拉的股东,则带着一帮交好的投资机构给特斯拉加油打气。
不过,他们这几家的声音比较小,不足以抗衡看衰的声音。
和统一口径,一致抨击特斯拉的汽车圈相比,特斯拉在投资圈的待遇还算可以了,起码不是一面倒的批评、反对。
创业圈就更有意思了。
硅谷大批的企业家认为特斯拉在进行的事业很酷,均表示会考虑订购一辆特斯拉,以支持这家车企去完成颠覆汽车行业的伟大创举。
科技公司的另外一个集中地西雅图,比尔盖茨、贝左斯也凑了一下热闹,向媒体表示,他们已经预订了特斯拉推出的“创始人系列”跑车。
特斯拉又搞了一个新的噱头,创始人系列跑车,必须是企业创始人才能买,并且全球限量100台。
和普通版本的跑车区别不大,其实就是同一款车的两种版本,差异主要在于内饰和一些细微的外形设计上面。
目前技术实力有限,没法在动力上面打主意,所以就只能在内饰、外形设计上面想办法。
和普通版本跑车相比,创始人系列会显得更精致一点。
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说座椅的缝线做工更精巧,内饰的材料更贵、更舒适,汽车外形线条更加流畅……
售价上面,也稍微贵了那么一点,20万美金。
这是林凡特意考虑过的,专门为硅谷的顶级科技富豪量身打造的。
十万美金、二十万美金,在这些人眼里,压根没有区别。
富豪们想要的是稀缺,是精致,是身份的象征。
而创始人系列,精致无比的一百台汽车可以满足他们。
通过这一百台车,也可以一举把特斯拉在科技圈的名气打响。
从一开始,林凡就瞄准的硅谷这群人,有钱,又喜欢体验新鲜事物,比外面的客户好教育一点。
等培育出第一批种子客户,再慢慢地把客户圈层往外移、往下移。
连比尔盖茨都定了一辆创始人系列,这就是最好的广告。
媒体纷纷针对特斯拉的创始人系列跑车展开报道。
而汽车圈则毫不手软的揭露了特斯拉的那点小心思,认为在哗众取宠。
创始人系列,和普通版本相比,在技术上面没有突破,却要贵十万美元,简直是在收富豪的智商税。
媒体看见特斯拉惹出来这么大动静,而始作俑者林凡却保持着缄默,都很想采访这位又在汽车圈搅动风云的人物。
而林凡谢绝了所有采访,只在自己的脸书公共主页写道:“刚刚开通了推特账号,针对各家车企的质疑,已经在推特进行回应。”
这段文字末尾,还附加了一个链接,跳转就能进入推特。
林凡的脸书账号,有专人在运营,还有脸书各种推广,目前已经达到了百万粉丝。
这条动态一发出去,顿时就被几百万人看见了。
媒体也都一脸问号,啥叫推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