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兵困东阳城
随便老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兵困东阳城,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随便老哥,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皇帝开始卖弄嘚瑟起来的时候,一般都是好消息。
这几位善于察言观色的谋臣,对于这一现象早已了然于心。
“臣猜测应该在两百人上下。”陈琳自信满满的说道。
一千人取两百人,一点也不多。
以往朝廷以旧制取士,每年可都比这个数目要多。
荀彧紧随其后说道:“臣猜测应该不会超过百人。此番取士,除六艺外,其他四项对于士子而言,皆相对较为生疏。寒门士子尚且知道一些民事,世族出身的士子,恐怕只能靠猜。”
“至于律令,兵法,一千人中若是有十余位熟知,臣以为恐怕都已经是极限了。”
刘辩不禁赞叹道:“你可真是个大聪明,还真被你猜对了。在乙上之上的仅有三十六人,但这也大大出乎朕的预料了,朕甚是满意。”
直到这一刻,荀攸等人才意识到,皇帝对此次取士的要求到底有多低。
一千人有三十六人被评为乙上之上,竟然已经非常的满意了。
这让人实在是很难相信。
“在这三十六人中,毛玠善律令,国渊善民事,是被卢植所平定唯二甲等!”刘辩说道,“此二人如何安置,诸卿不妨议一议。”
唯二的两个甲等,且各有所长,自然不能草率的加官县令。
众人在计较一番之后,荀攸率先说道:“陛下,河南尹尚且空置,毛玠既善律令,或可加官河南尹,国渊善民事,便以河南丞,亦或者都尉加之。”
刘辩微微颔首,看向了其他人,“诸卿可还有其他建言?”
“陛下,河南尹主京都、特奉朝请,秩两千石,对于大考优者而言,臣以为有些高了。”荀彧说道,“或可以左冯翔,亦或者右扶风加之。或者,山阳郡守如今尚且空缺,山阳府衙诸丞、尉也尚无着落。”
荀彧的建议,刘辩相对还是比较赞成的。
新科士子加官河南尹,他也觉得有些高了。
上一任的河南尹可是朱儁。
按照这个流程下去,大考的榜首几乎就是一步登天了。
对于往后而言,这并非是一个好的开端。
“三辅与河南尹相比只是减了秩,其他的都没有什么改变,这个起点对于新科士子而言,还是有些高了。山阳郡倒是不错,济北郡新得,亦是百废待兴,不如便以此二人分别为这两地郡守。”刘辩在深思熟虑过后,对众臣说道。
“陛下圣明!”荀攸又率先表示赞同,并未自己之前的提议解释道,“国渊此人,臣略有耳闻,他乃是郑玄高足,深得郑大儒器重,且得其真传。”
“以此人为河南尹,可令天下士子看到朝廷对于天下贤良的重视。但对于新科士子而言,的的确确是臣考虑不周,这一步迈的确实是有些大了。”
竟然又是郑玄的弟子!
“看来郑大儒对于这个天下的贡献,真的很大。”刘辩唏嘘道。
他对这些大儒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多的反感,他只是不想在这个需要用刀子和拳头解决问题的时候,让这些名撒海内外的大儒参与政事。
“这……好像的确是。”荀攸说道。
考虑到皇帝对大儒们的态度,这话荀攸说的很勉强,不敢用一丝一毫的力。
“那就以国渊为山阳郡守,毛玠为济北郡守,赐金、帛各二百,择日赴任。”刘辩说道。
“唯!”
在确定了这两位魁首的归属之后,其他人该派遣何地,刘辩并没有过多插手。
由卢植牵头带领朝中公卿去商议解决。
若这些人都让刘辩挨个去分派,他这满头秀发,可能得秃。
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只是刘辩定了一条规矩,那三十六人优先安置,剩下的空缺官吏才从被评为乙下的士子中补录,加半年考察期。
补录的自然应该区别于那些正儿八经考上的,以半年的期限去考察。
自夏至十数天前就开始忙碌的大考,到现在远远还不算结束。
可以说才是正儿八经的进入了后半段的忙碌。
选官,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搞定的事情。
刘辩的要求很细,故而朝廷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安排了事。
他们需要核定士子的出身,籍贯等,然后根据他们在大考时擅长的科目进行分派。
为政、民事、兵法、律令这四科,算是颇为精准的划分了官吏的去向。
但对于刘辩而言,这事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
他需要将目光重新放在战场上。
但在重新看向战场之前,他先一步看到了光着的……蔡文姬。
那是毗邻县衙的一处园林,与县衙仅仅间隔了一道围墙,通过县衙的后门,就可以直抵此地最为幽静的荷花池。
这个地方,也是财大气粗的梁王修建的。
刘辩每天用过晚膳后,都会在这里散散步。
吸一吸在这盛夏带着浓浓花香的新鲜空气,陶冶一下情操。
但,今天出意外了。
他刚刚绕过那座匠工手工雕琢的假山,就看见清幽的荷花池里,有一浪里白条。
定睛一看,还是个女的。
身材相当的哇塞。
再仔细那么定睛一看,刘辩瞬间脑仁疼。
他一脚踹开紧跟上来的赵野,“你看什么看,赶紧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