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1章 府中,北雄,河边草,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威胁之意不言自明,这里的事情谁要是说出去,他杨恭仁是要追究到底的,当然了,张亮是首当其冲。
其实哪里用别人多嘴多舌,他们两个的事情已然传播在了晋阳官场之上。
杨恭仁作为刑部侍郎,除了忙着组建部衙之外,就全心专注于刑律之上,他为官多年,对前隋刑律是一点也不陌生,也觉得隋时刑律宽严得当,很是不错,就算要修改一些,无非也就是以开皇律法跟大业年间的刑律比对一番,择优而录的问题。
听上去挺简单,可实际上开皇年间的律法跟大业年间是有很大不同的,开皇初年的刑律比较严苛,到了后期却偏于宽纵,然后到开皇末年,刑罚却又重了许多。
这样的变化以及那前前后后的故事,杨恭仁几乎都是了然于心,而到了大业年间,刑律的条款变更被说是杨恭仁,就算是当年的几位刑部尚书在此,也根本说不清律法到底依照怎样一个规律在变更。
因为只大业三年到大业五年的两三年间,隋帝杨广就几次命人大规模的重修律法,如果给他一个足够的时间,说不定就能把开皇律整个变成过去式呢。
所以按照杨恭仁来看,晋地律法应该以开皇律为准则,沿袭便了,没必要在这样一个时节胡乱折腾。
可有人此时正在修改隋律,掌管此事的是礼部侍郎王泽,也是奉令行事,为此王氏也付出了许多的代价。
于是分歧也就产生了,两人坐到一处商议的时候,意见相左的厉害,因为王氏修订刑律已经来到了尾声,不可能根据杨恭仁的意思再改回去。
两人唇枪舌剑之下,把吏部尚书温彦博也卷了进来,要知道,温彦博精通刑律,也是汉王座下重臣,两人就想找他来主持个公道。
显然,这个和事佬找的不对,温彦博根本不是一个能和稀泥的人,而且还正在忙着吏部的事情。
加入进来的温彦博思维敏捷,言辞犀利,哪里像是个和事佬,简直就是一个正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
几天下来,王泽和杨恭仁两人都有点顶不住了,而温彦博也很无奈,这两位坚持己见的倔强劲头比起他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非年纪大了些,思绪不如他敏锐清晰,不然的话,他温彦博也别想在这两人面前占什么上风。
于是事情一转手,便到了中书令陈孝意的手里。
陈孝意老奸巨猾,早已听到风声,自觉政务繁忙,精力有所不济,而这种事情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辩的明白的,更不可能凭借威望让杨恭仁和王泽这样的人服软。
所以陈孝意先就求见了李碧,把事情原委说了个清楚,最终的结果是两个吵的已是内外皆知,有把政见相别转换成私人恩怨的可能的家伙便被王妃召入了汉王府。
这是晋阳官场上难得一见的逸闻,很是给大家伙添了些谈资。
在这两位面前,拦路虎也不得不让开道路,两人于是昂首挺胸,晃晃悠悠的行了进去,走不多远,争吵的声音就又传了过来,估计要不是两人年纪都不小了,这会出身关西贵族的杨恭仁很可能已经撸胳膊挽袖子对王氏家主饱以老拳了。
顺便瞧了个新鲜,张亮再不敢怠慢,将紧着往后缩的阿史那大奈揪了出来,直接扔给了阿史那天香,带着魏征就溜了。
可能是得到了授意,也可能是阿史那大奈长的太丑,反正这边没走几步呢,那边棍子就雨点般落了下去。
魏征一边心惊胆战的回头看着,那棍子好像抽在他身上一般,让他的心直抽抽,一边还要拉住了张亮的袖口,“贤弟行的慢些,前面的人还未走远……”
小小的见识了一下汉王府内宅女眷的威风,魏征整个人精神都不太好了,连行过那少女身边的时候,闻到一股幽然淡雅的芬芳,都没太注意,因为这里真的很乱啊……
旁边的张亮还在紧着解释,“哥哥莫慌,那是伽蓝公主,不久便为汉王侧妃,以后见了躲着些便是……可莫要触怒了她们。”
汉王府内宅的母老虎并非一只,都快成群结队了,只是这会没法跟魏征细说,想来魏玄成留在汉王府任职的机会也不大,倒是不用担心什么。
而以魏征的年岁,更不会像徐世绩那样,生出些花花心思出来。
汉王府内宅同样不小,只是正厅离着不远,有人领着张亮和魏征很快便来到正厅之前,厅上无人,守在厅侧的从人也没领他们上厅安坐,只是让他们在厅前等候。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前面那两个吵架的家伙才陆续气哼哼的行了出来,此时张亮,魏征两个等的腿都酸了。
可和另外一边的阿史那大奈比起来,他们其实应该庆幸,他们只是等了一会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