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枕河蹬山,封禅台出
轩辕钢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枕河蹬山,封禅台出,全民主公:只有我能看到隐藏信息,轩辕钢针,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洛阳城。
袁术一大早就去祭祀叔父袁隗。
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董卓在迁都之前将和十八路诸侯关系密切的人全都杀了个一干二净。
王允幸亏提前得到了林赋的提醒,这才逃得一命。
可是袁隗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被董卓残忍杀害,抛尸野外。
有袁氏故吏念及旧情,冒死收敛残尸下葬。
因为害怕被董卓发现,所以带着残尸一路向北,直到孟津县外, 葬在了原陵附近。
所谓原陵,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
这座陵墓,别说如今了,就算是往后世推千年,依旧是古往今来帝王陵墓之中最特殊的一处。
从古至今,历代皇帝选择陵墓, 必然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达,统御万民之志。
但唯独刘秀的原陵反其道而行之, 头枕黄河,脚踏邙山,呈现枕河蹬山之势。
后世有学者认为,刘秀不屑于依靠陵墓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胸怀气魄。
也有人认为,刘秀一生特立独行,善于险中求胜。所以他的陵墓也故意特立独行,逆向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更有人认为,刘秀如此,是以自己的陵墓来镇压黄河水患。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玄乎,但事实更加离谱。
黄河水患之严重,无需赘言。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可是自从原陵出现, 刘秀枕黄河而眠, 竟然真的让孟津县一带千年无水患。
就算是黄河数次易道而流,原陵却能够一直免遭水患,稳如泰山!
袁术祭祀完袁隗, 带人准备返回洛阳。
可忽然之间有滔天巨响传来, 宛若天地崩塌,四极摧裂!
袁术等人尽皆吃了一惊,急忙回头看去,去惊骇的看到,原陵处竟然有一座高逾千丈的山峰从天而降!
而且那座山峰上有五色,巍峨耸立,气势壮观,神异非凡。
众人都是惊得瞠目结舌,就连胯下骏马都战兢兢,跪伏在地。
就在众人震惊到无以复加的时候,空中阳光洒落,而那座从天而降的神山转瞬间消失无踪。
刚才的一切好像是幻觉似的。
“此地必有至宝,乃天赐主公也!”
袁术大喜过望。
立刻派人入原陵寻找天赐之宝。
若是以往,私闯帝陵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可是现在,也无所谓了。
董卓都将历代帝陵掘开了大半。
董卓能刨,自己为何刨不得?
原陵距离洛阳城太远,董卓没有那么多时间。
再加上刘秀丧葬时按照汉文帝那样没有用金银铜锡等贵重物品, 而是用瓦器陪葬。
如此一来, 这原陵才免遭董卓毒手。
可是没想到, 躲过了董卓, 没能躲过袁术。
“此物……”
看着面前的东西,袁术满是不可置信:“此物乃是昔日秦始皇泰山封禅之台!”
所谓封禅,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总体来讲,就是祭祀天地,彰显功德。
泰山封禅起于何时已不可考,毕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的孔子就曾数次前往泰山,想要寻觅封禅大礼的遗迹。
传闻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皇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都曾先后于泰山封禅。
不过那些都太久远了,又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
真正记载的,自然是秦始皇的封禅大典,于岱顶行登封礼,于梁父山行降禅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