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里有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工作程序,重生之工艺强国,创里有作,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看看就知道了。”
老薛用了近半个小时,从头到尾仔细阅读查看了试验报告和结果汇总表,然后抬头问道:“你们在车间做试验了?这就是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
“是的,你看到的就是试验总结报告和试验结果汇总,不过准确地说,是我们支持做试验,但试验并不是我们亲自做的。”老吴澄清道。
“我没听明白,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试验怎么会不是你们做的?除了你们两位领导,二车间还有谁能做这样的试验?”
老吴把事情起因做了大致说明,薛科长不敢相信事情是真的,“一个临时工提出了这么大胆超前的想法?然后他又亲自主持并完成了试验?你们不是跟我开玩笑吧?”
“薛科长,二车间存在那么多技术问题,我们哪有心思跟你开玩笑啊!”老杨一本正经地说。
“嗯,没开玩笑就好。不过你们的试验没有报请技术主管部门批准,在程序上有问题,这是你们两位领导在工作上的失误。”
老杨赶紧把责任揽过来,因为事情本来就是他拍板决定的,“薛科长,这件事的责任在我,跟吴工没关系。说实话,当时那位年轻人提出改进‘酰化’岗位工艺技术建议时,我对他也没抱多大希望,但人家的动机是好的,工作积极性值得肯定,我们作为车间领导当然应该支持他。好在改进工艺只需更换一种反应介质,其他条件不变,用不着兴师动众,于是我决定先在车间找一套设备做试验,如果试验成功了再向厂里汇报,试验不成功就轻轻撂下,这都是我的错。”
薛科长跟老杨同为红星制药厂的中层干部,老杨长期在基层工作,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厂领导对生产一线的车间主任都要网开一面,即使老杨当初的决定在程序上欠妥,但他已经承认错误,而且其目的是为二车间解决技术难题,老薛如果继续追究这件事,那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当然,对于技术主管部门的责难,老杨当初作出决定时就考虑到了,但他认为自己很坦荡,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大不了他上厂长那里负荆请罪。
其实,跟解决二车间的技术难题相比,工作上的程序问题并不算什么大事,不仅老杨知道这一点,技术科的薛科长更加清楚孰轻孰重,所以,他不打算在这件小事上纠缠。
见老杨揽下责任,又做了自我批评,老薛摆了摆手,“我就是随便说说,事情没有你想象那么严重,不是取得了这么好的试验结果吗?这才是令人鼓舞的消息!”
“薛科长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你们是基层领导,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打算或想法。”
“我们想把试验过程直接移植到车间生产线的‘酰化’岗位,从而实现对现有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
“想法不错,但我想知道直接移植到生产线,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尽管老薛对二车间的工艺技术也就一知半解,但装腔作势的话还是要说的,否则怎么体现出他是全厂技术主管部门的领导呢?
一旁的老吴信心十足地说:“我对试验总结报告中的试验过程进行过仔细研究,我认为将试验过程直接移植到生产线是可行的,而且一定能成功!”
真正给老吴信心的,并不是他仔细研究了方翰民的试验总结报告,而是因为他知道试验本来就跟正规生产没有什么区别,加上他前几天通过接触对方翰民钻研制药工艺的了解。
得到如此肯定的回答,薛科长自然很满意,“既然如此,你们在哪些方面需要技术科的帮助?比如,由我们出面向厂里提交二车间的工艺技术改进报告,请求厂里在财力物力方面给予二车间支持。”
“谢谢薛科长替我们想的这么周到!如果将试验过程直接移植到生产线的‘酰化’岗位,基本不用厂里为二车间再投入资金,最多更换几个阀门或少量管道,这些备品备件在二车间仓库里都有现货。”
老杨和老吴向技术科汇报试验情况和下一步的计划,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走一遍工作程序,并不是想从技术科得到什么帮助,毕竟这是二车间一个岗位的技术改造,不向全厂的技术主管部门通报一声,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老薛打算马上把这件事向厂领导汇报,老杨告诉他,一个岗位的技术改造,没有必要惊动厂领导,即使需要汇报,最好等到二车间“酰化”岗位的工艺改造完成以后也不迟......
回到二车间办公室,老杨询问下一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老吴不假思索地说:“交给方翰民,就像你上次让他主持试验一样,这次让他全权负责‘酰化’岗位的工艺改造。”
老吴对方翰民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有完全出乎老杨的预料,“上次只是做试验,这次是大规模工艺改造,无论工作量还是涉及的各种关系,以及人员物资的管理,两者都有本职区别,把这么重要的任务全权交给方翰民,你觉得可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