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2章.在握(一).,摄政大明,虫豸,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史城的想法没错。
赵俊臣所提议的辽饷改革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不安好心,乃是想要借助分配后勤军饷的手段,直接绕开辽东镇总兵、也趁机夺走辽东镇总兵的大部分财权,让朝廷中枢的影响力直接扩散到各路防区,然后就可以大幅强化朝廷中枢对于辽东镇的控制力。
一旦是让赵俊臣的这项计划得逞,辽东镇总兵就无法直接控制各路参将,各路参将的效忠目标就会变成朝廷中枢,而辽东镇总兵若是想要继续指挥各路防区,就只能依赖朝廷中枢的信任与支持,再也无法像是此前的何宇一般大权独揽、说一不二!
这样一来,辽东镇的总兵与参将们就会愈发依赖朝廷中枢的权威,自然是再也无法像从前一般保持“独立”。
史城这个人的最大缺点就是愚忠,哪怕是何宇已经遇害身亡,他依然是固执认为自己应该继承何宇的遗志,无法容忍赵俊臣趁机破坏辽东镇的现状,毕竟辽东镇的现状就是由何宇一手营造而成的,乃是何宇的最大遗产。
所以,看出了赵俊臣的居心叵测之后,史城当即是表态质疑。
当众质疑了赵俊臣之后,史城就转头想要寻找支持者、与自己一同表态反对,但当他环目四顾之后,却震惊发现——除了自己之外,辽东镇的各位参将与李世杰等人此时皆是沉默不语,竟然没有任何一人愿意站出来直接表明反对意见。
史城是一个聪明人,稍稍思索之后,当即就猜到了这些人的真实想法。
对于李泽荷、甘成、徐郃三人而言,他们现在还不是真正的辽东镇总兵,而只是竞争者之一罢了,所以就必须要不惜代价的争取更多支持者、让自己“众望所归”!
何为“众望所归”?
说根到底,就是为大多数人带来更多好处与盼头!绝不能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与机会!
而赵俊臣所提议的辽饷改革计划,虽然是夺走了未来辽东镇总兵的大部分财权,也严重影响了辽东镇的团结与独立,但同时也增强了各路参将、乃至于各地镇守官的权力,对于绝大多数辽东镇武官而言都有好处。
于是,就像是赵俊臣的上一项提议一般,他们这个时候若是出言反对,就一定会引发绝大多数人的心中不满、让自己的所有潜在支持者皆是毅然决然的背弃自己、转头去支持别人,进而就会彻底断送自己的上位希望。
哪怕是财权受损的辽东镇总兵,也依然是辽东镇总兵,权力与收益也依然要远远大于各路参将,为了自己可以顺利上位,他们这个时候自然是不敢计较太多。
退一步讲,若是他们最终并没有被众人推举成为辽东镇总兵,依然只是各路防区参将之一,让赵俊臣的这般计划得逞之后,他们的权力与收益也依然是远大于从前。
所以,不论是从任何角度考虑,他们皆是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赵俊臣的辽饷改革计划。
经过了上一项提议的心理铺垫,李泽荷、甘成、徐郃三人很容易就可以想明白这个道理,也很容易就会再次妥协与退让。
与此同时,李世杰的真实想法就更不难猜了。
一旦是让赵俊臣的辽饷改革计划得以落实,让辽东镇总兵与各路参将的权力就会更为均衡,李家将门所掌握的人脉、资源、影响力也就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自然是好处无数。
所以,不论是各路参将,还是李世杰,虽然皆是看出了赵俊臣的真实企图,但他们出于各自算计与私利,这个时候皆是沉默不语。
而史城的质疑表态,就显得孤立无援了。
想明白了众人的心中算计之后,史城先是呆愣片刻,表情间满是孤寂、又哀又愤,忍不住就想要再说些什么。
但这一次,则是赵俊臣率先出声,抢先说道:“史千户,千万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阁的这项提议,完全是为了辽东镇的未来考虑,也正是为了解决辽东镇的目前困境!
若是辽东镇同意本阁的辽饷改革计划,至少会有三点好处!
其一,本阁的这项提议,可以让新一任辽东镇总兵更容易争取到辽东镇内部各方势力的支持,进而是更容易团结所有人、共同抵抗山海关吴家的趁机吞并!而且只要是往后的历任辽东镇总兵依然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受到朝廷的支持与信任,他的权力与威望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其二,本阁的辽饷改革一旦是得以落实,往后的历年辽饷就不必再像是从前一般,一定要途径山海关、让吴家寻到雁过拔毛的机会!这样一来,山海关吴家必然是收入大减,若是还想要保持实力,就只能向辽东镇妥协、向朝廷中枢退让,辽东镇也就拥有更大机会抵抗山海关吴家的吞并!
其三,朝廷中枢见到辽东镇主动削减了辽饷支出,就必然会投桃报李,全力支持辽东镇的下一任总兵,不仅是有助于辽东镇抵挡山海关吴家的吞并,也有助于辽东镇可以尽快稳定局势!
在此之前,辽东镇的历任总兵人选,大多是由辽东镇内部推举而出,然后再把具体人选禀报于朝廷中枢、由朝廷中枢追加任命,但随着何总兵的遇害身亡,不仅是山海关吴家想要趁机落井下石,你们以为朝廷中枢收到消息之后就会无动于衷吗?若是朝廷中枢趁机施加压力,不愿意承认辽东镇所推举的总兵人选,你们辽东镇又岂能稳定局势?”
明明是想要趁机加强朝廷中枢对辽东镇的控制力,但赵俊臣依然是可以言之凿凿的寻到各种理由,表明自己一切做法皆是为了辽东镇着想。
帐内众人全都明白,这些理由并不可信。
但绝大多数时候,“理由”是否可信并不重要,只要可以寻到理由、罗列出来、糊弄过去就好。
这就是“理由”二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所以,听到赵俊臣赵俊臣的这般说法之后,李世杰当即是点头道:“赵阁臣的教诲当真是令卑职等人茅塞顿开,卑职也认为,辽饷改革之事对于辽东镇、对于朝廷中枢皆是有利无弊!”
李世杰的这般表态,很大程度上是代表着李家将门的态度,而随着何宇的遇害身亡,李家将门的态度也就变得愈发重要了。
李泽荷、甘成、徐郃三人皆是希望自己可以争取到李家将门的支持,原本对于赵俊臣的辽饷改革之事还是心存疑虑,但听到李世杰的表态之后,却纷纷是下定决心,皆是附和表态赞同。
“正是如此!卑职也看不出辽饷改革之事有任何坏处!就如赵阁臣所言一般,只要往后的历任辽东镇总兵依然对朝廷忠心耿耿、受到朝廷中枢的信任与支持,就依然可以从容控制各处防区与十余万边军……卑职对于朝廷从来都是忠心不二,自然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赵阁臣您当初首次提议此事之际,卑职心中就是极为赞同的,只是碍于何总兵的态度,一直都不敢直接表态支持,现在已是再无顾忌,当然是不会再次违心反对!”
“赵阁臣全心全意的为了辽东镇着想,辽东镇自然是不能不识好歹……”
见到帐内众人的这般态度,史城再次深刻感受到大厦将倾、回天乏术的无力感。
他想要大声反驳、他想要训斥众人,他想要厉声质问。
但最终,史城只是无力颓坐于原位,再次是沉默不语。
顾全大局是一个好品质,但它往往意味着牺牲与妥协,也意味着私利受损。
人性之下,只要还没有遇到退无可退的局面,绝大多数人皆是不愿意牺牲、妥协、私利受损,对于所谓“大局”也就会视而不见。
也正因为如此,后世才有这样一句话——“少数服从多数,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所以,当赵俊臣提议“少数服从多数”之后,许多事情就已经注定了。
而赵俊臣听到众人表态之后,则是再接再厉,当场就拿出了一本早已经写好的奏疏,内容是辽东镇愿意“主动”改革辽饷现状、以及辽饷改革之际的各项细节,然后就让李泽荷、徐郃、甘成、黄申明四人一同签署了姓名。
等到这份奏疏呈送出去之后,辽饷改革之事就算是彻底确定了。
而赵俊臣针对辽东镇的一系列计划,至此就算是已经实现了大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