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8章.会馆谈话.,摄政大明,虫豸,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道家有言——‘无为而无不为’,学生认为,七皇子殿下的处世与行事,正是契合了这句真理!想当年唐太宗从善如流、垂拱而治,被后人传为佳话,而如今七皇子殿下有望成为储君太子,我大明朝也未必就不能复现当年的贞观之治……”
然而,听到这位读书人的讲诉之后,杨洵的花白眉毛却是微微皱起,再次问道:“你刚才说,这些说法目前流传很广、朝野各界皆有讨论?”
另一位云贵出身的朝廷底层官员则是迅速答道:“正是如此,也许是因为七皇子殿下的上位迹象已是愈发明显了,所以大家这段时间就皆是在讨论这些事情。”
听到这般答复之后,杨洵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并没有任何评论。
接着,杨洵抬头一看,却发现他的两名弟子已经站在人群之中等候多时,显然已经安排好了杨洵的房间。
于是,杨洵也起身向会馆内的众人告辞,表示自己一路赶来京城、身体颇感疲乏,所以就想要及时休息一番。
听到杨洵的这般说法,会馆内众人出于心中敬重,皆是不敢挽留,只好是目送着杨洵离开,所有人的目光皆是充满了崇敬与遗憾。
却说,杨洵来到了自己的房间之后,坐在桌旁沉思片刻之后,突然摇头说道:“这位七皇子的目前处境,恐怕是很不妙啊……关于他的那些流言舆论,看似是在夸他,但实则是把他架在火炉上烤!”
杨洵身为当今大儒,能陪在他身边的亲传弟子自然也都是不凡之辈。
跟在杨洵身边的这两位弟子,相貌有七八分相似,却是同父同母的兄弟,皆是五官端正、身材挺拔、干练沉稳、精神饱满。
相较而言,年纪稍大一些的那名弟子叫做江淳,眼神表情皆是要更为温和一些,而年纪较小一些的弟子名叫江正,气质间则是更多了一些锋芒毕露之意。
此时,听到杨洵的说法之后,江淳不由问道:“老师,您为何这样说?”
杨洵缓缓道:“关于七皇子殿下的那些流言舆论,表面上是夸他无为不争、顺其自然、敬重百官、从善如流,但仔细想一想,所谓‘无为不争’、‘顺其自然’,又与缺乏担当、毫无作为有何区别?所谓‘敬重百官’、‘从善如流’,又与缺乏主见、性格软弱有何不同?
嘿!随着这般舆论越传越广,七皇子殿下的这般形象就会深入人心,若他只是一位寻常皇子,这般形象自然没什么不好,但他若是想要继承大统,这般形象的利弊可就难说了!
朝野各方势力不仅会怀疑他是否有能力担当重任,更还会下意识的轻视于他,认为七皇子这样的人物就应该是完全听取自己的意见……但这样一来,他今后又要如何坐稳储君之位?
对于一位九五之尊而言,必须要赢得官民敬畏才能统治江山,而这‘敬’与‘畏’二字,却是缺一不可,若是只能选取其一的话,又究竟是‘敬’字重要?还是‘畏’字重要?
从古自今,曾有许多皇帝仅是凭借着一个‘畏’字就坐稳了江山,但又有哪位皇帝只是依靠一个‘敬’字就能让天下官民景从?刚才还有人以唐太宗为例,却不知唐太宗在垂拱而治之前,乃是亲手打下了大半个江山啊!”
听到杨洵的这般评价,江淳、江正两兄弟皆是陷入了思索之中。
最终,江正缓缓评价道:“咱们在赶来京城的路上,曾驻足一间茶馆听了一段《西游记》的评书,说是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但佛教又总是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弟子当时就在想,为何好人成佛这般困难、恶人成佛又是这般容易?
经过深思之后,弟子认为应该就是印象落差的缘故,一个好人哪怕是行善无数,但只要他做了一件坏事,那就会显得格外坏,也会被世人视为是惺惺作态的伪君子!相反,一个恶人即使是做了无数坏事,但只要办了一件好事,就会显得格外好,也会被认为是本性未泯、可以挽救!
七皇子殿下若是任由这般舆论越传越广,他今后也就会是相同的处境,所有人都认为他理所当然就应该是无为而治、尊重百官,也认为他必须要重视自己的意见!
这般情况下,七皇子从今往后一旦是与百官们的意见稍有不同,反而会引发百官们更为激烈的反弹。
到了最后,就算是他可以顺利压下百官们的反弹,在史书工笔之下,恐怕也会留下‘前恭后倨’、‘城府阴沉’之类的评价,绝不是一件好事!”
江淳沉思片刻后,点头道:“若我是七皇子殿下的话,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必须要做些事情,展现自己的担当与主见,尽快扭转自身形象,否则他今后做事之际也就会愈发的束手束脚、事倍功半。”
然后,江淳偷看了一眼杨洵的表情变化,小心问道:“老师,依您来看,这些关于七皇子殿下的诸般舆论,会不会是有人躲在幕后刻意推动?若是有这样一个幕后主使的话,又会是何人?”
杨洵直接摇头道:“这般舆论竟是传播如此之广,必然是有人在暗中推动!但老夫已经离开庙堂中枢太久时间了,对于朝廷局势也不大了解,但隐隐觉得……像是这般在不经意间毁人于无形的手段,很像是内阁首辅周尚景的风格……
不过,听说赵俊臣也同样是颇有手段,恐怕也有可能……”
说到这里,杨洵很快就中止了话题。
他已经离开庙堂中枢十年之久,对于庙堂中枢的明争暗斗、鬼蜮伎俩也完全不感兴趣。
但提到赵俊臣之后,杨洵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向两位弟子吩咐道:“说到赵俊臣……趁着天色尚早,你们把老夫的名帖送去赵俊臣府上,老夫想要尽快见他一面!”
此前,杨洵曾是向会馆众人表示自己这次前来京城只是静极思动、想要游历一番,但实际上杨洵却是说谎了,也只有江淳、江正这两位心腹弟子知道——杨洵这次来到京城,主要就是想要与赵俊臣相见一面。
虽然清楚杨洵的想法,但两位弟子至今也依然是秉持着不同意见。
兄弟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之后,江淳忍不住再次劝说道:“老师,您乃是誉满天下的大儒,而赵俊臣则是一个谤满天下的权臣,近段时间他的声誉虽然是好转了一些,但依然是饱受争议,您就这样主动与他接触,只怕是会影响到您的名声啊!”
杨洵却是毫不在意,挥手道:“关于这件事情,咱们师徒三人已经讨论过许多次了,赵俊臣此人就算是不谈他在陕甘三边全歼蒙古联军的赫赫战勋、以及协助朝廷收复河套的庙算之功,只看他那几项朝政改革皆是利国利民,就知道他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能臣!
但可惜的是,他不仅是一个能臣,也是一个受贿敛财的贪官,更还是一个结党营私的权臣……简而言之,此人有眼光、有能力、有手段,但私心太重!就像是当年的曹操一般,乃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像是这样一个人物,老夫身为律学大家,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朝廷律法约束于他,然后发扬他的长处、压制他的害处,也正是因为如此,老夫才会千里迢迢赶到京城、想要与他相见,就是为了确认此人是否会受到朝廷律法之约束!”
说到这里,杨洵的表情有些无奈,隐约间还带着一丝讥讽,继续说道:“至于老夫与他接触之后,是否会影响自身声誉,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赵俊臣如今固然是饱受争议,但从古自今,任何一个有大成就的人,又有何人不是饱受争议?
嘿,就算是老夫自己,近些年也同样是受到众多大儒的非议,他们认为老夫的理念已经逐渐偏离了儒家正道,老夫所宣扬的律学也不再是儒家分支,反而是更接近于纯粹的法家!
你们别看老夫刚才现身于会馆之后,所有人都很尊敬老夫,但那只是因为此处是云贵会馆,会馆内众人皆是出身于云贵,若是老夫去了别的会馆,只怕是很快就会有读书人站出来、要与老夫辩经了!
所以啊,老夫身上的争议完全不比赵俊臣小多少,又何必忌惮与他接触之后会引发更大的争议?”
听到杨洵的这般说法,江淳与江正再次对视一眼,皆是面现无奈之色。
他们知道自己劝不了杨洵,只好是答应了下来。
大约半柱香时间之后,江淳已是寻出了杨洵的名帖,然后就离开了云贵会馆。
杨洵虽然已是百姓之身,但他的声望、地位、影响力,依然是举足轻重。
所以,杨洵来到京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野各界,就连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也收到了消息。
德庆皇帝收到消息之后,首先的想法就是把杨洵复征为官入仕,他至今也认为杨洵当年离开庙堂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至于周尚景,则是主动向杨洵送去了名帖,想要相邀见面——这些年来,庙堂百官之中,能让周尚景心生敬佩的人并不多,但杨洵绝对是其中之一。
而赵俊臣则是因为提前收到了杨洵送来的名帖,较之于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二人还要更早收到消息。
而当赵俊臣收到杨洵名帖的时候,却是再次犯了“好为人师”的瘾头,正在向人讲诉“制造流言与引导舆论的正确方法”。
……
第一更,六千字!
凌晨左右还有第二更,大概也有四千字左右。
无事一身轻的感觉真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