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深夜军议,老子就是要当皇帝,雨天下雨,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永福要率兵北上?”
罗志学消化着施文斌匆忙带回来的消息,眉宇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前线的第一步兵营也没有过于靠近南阳府城啊,这陈永福怎么就要北上了呢?”
这事有些不同寻常。
尽管听上去官兵来围剿他们这些反贼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也要结合当前的情况具体分析啊。
如今南阳府这边可没多少官兵主力,除了部分当地卫所,临时征召的青壮外,官兵的主力也就只有陈永福所部,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来看,陈永福如今统帅指挥的官兵挺多的,应该有个五千人,不过是五千人里也不可能都是战兵。
根据可靠消息,陈永福麾下的战兵大概也就两千人左右,另外三千人则是归属他指挥的普通卫所兵。
这也比较符合当代明军的组成模式,一个总兵、副总兵级别的将领往往会有嫡系战兵几千人,少一两千,多则三五千,特别少数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只有几百战兵的副总兵,总兵。
这些战兵就是这些将领们建功立业的基础,其所率领部队的核心战力所在。
同时他们上头的巡抚、总督等统兵文官,往往会调遣若干其他将领,比如什么游击,副将之类统帅的普通卫所兵甚至是临时征召的青壮加入其中,由此组成一支独立作战的明军主力部队。
左良玉、曹文诏、陈治邦、陈永福等活跃在中原地区的明军将领,其统帅的兵力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衡量一个明王朝将领能不能打,基本上看他嫡系的战兵有多少就可以了,甭管是在蓟辽地区还是在中原都差不多。
陈永福麾下有战兵两千,再加上其他归属他指挥的三千普通官兵,一共有五千人,主要是驻防在南阳城、还有部分则是驻防在附近的镇平、南边的新野。
至于驻防南召县城的一千多明军,则是和他没啥关系,当地的官兵和鲁阳关那边将近两千官兵一样,都是属于当地的卫所兵,长年累月驻防在鸦路三关。
这些当地的卫所官兵,在最近几年里唯一的使命就是确保鲁阳关防线的安全,杜绝大规模的流贼通过鲁阳关往返汝州、南阳府。
这也是之前的陈永福听到南召县城那边的求援后,不愿意过去的缘故。
因为南召县城那边的官兵和他没啥关系,过去救援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人家陈永福也是有重要的战略任务的,那就是扼守南阳,顺带还要防备大批流贼从汝宁府杀到南阳府西返。
对于这些情况,罗志学多少也知道一些,所以他之前就断定,只要自己不过渡的刺激陈永福,不要派兵靠近南阳府城、镇平、内乡两城的话,陈永福应该不会过渡的关注自己。
毕竟保乡军撑死了也就那么两三千人而已,并且活跃在白河南岸的兵力也就八九百人,连一千人都不到。
在官兵的眼中,相对于动不动就几万人,多部联合起来十几万的流贼主力,保乡军这种几百千把人的流贼也就属于小毛贼的程度,根本就不屑于把目光投向他们。
之前在汝州的时候陈治邦就没分心在保乡军这种小规模流贼上,而是一门心思抗击流贼主力。
但是,这一次陈永福却是会把目光投向自己?
并且准备聚兵北上围剿自己?
罗志学根本就不知道,本来陈永福也没打算聚兵北上的,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并不是保乡军的威胁有多大,而是因为法理上已经属于下狱状态的玄默给他下了命令,让他率领兵力移防卢氏,防备流贼主力通过卢氏西返。
而陈永福不想去卢氏这个天坑,这要是去了的话,说不准就会遇上大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流贼猛攻了。
陈永福还不想战死沙场呢……
于是乎,在幕僚的提醒下,陈永福来了个曲线救国……借着伏牛山流贼南下施虐乡野,威胁到南召县城以及整个南阳府北部安慰的借口,率军北上南召县找保乡军麻烦,继而避开玄默那条不正规的命令。
甚至陈永福都不打算一口气把罗志学给彻底干掉,他得争取把战事拖一拖,最好是拖到局势明朗化。
比如说拖到高迎祥为首的流贼主力从其他地方成功西返!
而这些陈永福的想法,只对了几个嫡系心腹说了,至于外人,哪怕是南阳府的其他高级官员们都不知道,陈永福这一次北上是准备打酱油,拖时间的。
李青店的罗志学就更不知道陈永福的打算了。
所以他以己度人,觉得无法理解陈永福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