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识破身份,北魏武侯,青山隐影,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嘿!
沈敖闻言一瞪眼又准备出声,却被杨恪眼神阻止了。
然后杨恪毫不废话命人把沈兮瑶找来。
不多时,君臣几人看着沈兮瑶走进御书房。
见过礼后,杨恪首先开口。
“兮瑶,这位是少府监正唐轶。”
沈敖看着孙女有些肆无忌惮的打量唐轶,有些皱眉。
女子不应该这样失礼的盯着一个人看。
没错。此时穆建明还没有下线。
他可不像沈兮瑶那样遵从低头行走,目不斜视的那些礼法。早就看见沈敖和一个老农似的人站在御书房里。
“见过唐监正。”
唐轶回了一礼,开口到:“沈常侍,久闻大名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也算有幸,老夫有几个问题想问。”
说着也不等穆建明同意,一扬手中的手册,接着说。
“记录这精铁冶炼过程的人……”
“大魏人,年富力强。”
似是知道唐轶想要问的事情,不等唐轶把话说完,穆建明就先回答了唐轶想问的问题。
唐轶明显松了口气。
“沈常侍所献翻砂法,老夫看过后大为震惊。沈常侍于锻造一道颇有心得,可否愿意来我少府监?”
沈敖有些着急,正要出言,看见皇帝扫过来的目光,便把话堵在了嗓子眼里。只能有些紧张的盯着孙女。
杨恪、褚如朋、成康敏也都把目光对准沈兮瑶,却见沈兮瑶摇了摇头。
“不愿意!”
“为何?”
唐轶有些着急的追问。
沈敖却放下心来,甚是得意的满脸笑容。
“我又不会打铁,我去了干嘛?况且……”
穆建明抬起双臂,两侧平伸,又转了一圈,心里有些羞愧的说道:“我这样一个女子,走进冶炼之所合适吗?”
唐轶连忙摆手。
“沈常侍误会了。来少府监只是请常侍做些指点,不会去冶炼所的。”
“那也不去。不过……”
穆建明转向杨恪。
“陛下要是另立一个衙门,我倒是愿意去试一试。”
杨恪一时也楞住了,他没想到沈兮瑶会突然把话题转到自己这来。
“哦?是何衙门?”
“我称其为研究院。”
君臣几人都面面相觑。
“研究何物?”
杨恪问到。
他没有直接回答皇帝的问题,又转向唐轶。
“唐监正,少府监所炼精铁是否每次必成?”
唐轶摇摇头。
“并非。
各地矿山所炼精铁品质不尽相同,无法控制。手艺好的大匠凭经验,可以在冶铁过程中做出判断和调整。他们炼出的精铁,品质相差不大。可如果是一般的匠人,总会炼废几炉,再由大匠们的指导,才会慢慢那些积累经验,知道该如何去调整。”
“那唐监正可想过这是为何吗?”
“这……”
唐轶有些尴尬的停顿了一下。
“我也曾问过那些大匠,可他们也说不出来。只是认为祖师爷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沈兮瑶有看向杨恪,伸手从唐轶手中抽走手册。
“陛下,这本手册虽然记录了些矿石特点,以及冶铁过程中炉火的控制、炭料的使用和后期的一些处理方式。
可以说,即使是一名从未抡过锤的学徒,只要学会了这本书上的东西,就能成为一名大匠。
可是,为什么要控制炉火?炭料只能使用木炭吗?石炭可不可以?
这些问题无人可以解答。
研究院就是要研究这些问题,从而找出冶炼中最节约成本的方法,此外还要研究出如何得到其他特性的精铁。比如更硬的精铁,或者韧性更高的精铁。
不止如此,研究院还可以研究其他方面的事情,只要是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都可以研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伟人说的话,总是没错的。
御书房内,君臣几人都有些茫然。
“沈常侍,朝廷也曾下旨,对于各部工匠所献的新方法、工具、技能等予以褒奖,这衙门有必要设立吗?”
沈兮瑶却没有回答成康铭的提问,转过身面向唐轶。
“唐监正,如何不考虑此书是我所献,那你对编撰此书的人是何评价。”
唐轶略一沉吟。
“此等做法难能可贵。像这种的技艺,是可以作为传家宝代代往下传的。如果编纂成书,还愿意公开,世上罕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