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千刀万剐真解恨,逆天换明,样样稀松,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或许,下旨让东江军入京献捷,朕亲迎凯旋之师,更能振奋民心士气。
这个念头在崇祯脑海里闪过,但随即便甩开不想。
“行礼!”负责典礼的官员大声喊着,又被大汉将军如雷鸣般地重复,回荡在午门上空。
御林军上前,将战俘全部按趴在地,听候发落。
刑部尚书上前跪倒,“启奏万岁,东虏跳梁小丑,犯我大明疆土………如何发落,请吾皇降旨。”
“我大明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崇祯从御座上站了起来,瞪大眼睛,高声喝道:“拿去!”
一时间,大汉将军不断重复,“拿去”的声音从低往高,从近到远逐渐延伸开来。
如何处置,已经商议妥当。在柴市和菜市口两处行刑,俘虏全部凌迟处死,以震慑四夷。
崇祯和臣民实在是恨透了建奴,通常献俘礼之后,就是斩立决,或是秋后问斩。现在,全部是千刀万剐,以报仇雪恨。
远处围观的百姓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万岁,万岁”如山呼海啸,令崇祯更加振奋,便立于午门之上,傲然环顾,享受着臣民亿兆、山呼万岁的荣耀。
这恐怕是他登基之后最感快意的时刻了,转眼便是春节,终于能过个消停年了。
鞭炮声响了起来,开始只是一两处,后来便是满城燃放、遍地开花。臣民们无法抑制心中的喜悦和兴奋,把过年准备的烟花爆竹都拿了出来。
崇祯脸上露出了微笑,转头吩咐王承恩,“今晚在午门燃放烟花,朕要与民同庆。”
“奴婢遵旨。”王承恩满脸谄笑,领旨退下。
百姓们纷纷向柴市和菜市口涌去,在鞭炮声此起彼伏的气氛中,他们还不满足,还要看到建奴被千刀万剐、惨叫哀嚎。
“老板。”小翠跟在何贵忠身后,提醒道:“要不咱们回去开店营业吧,生意肯定好得不行。”
何贵忠摆了摆手,说道:“生意啥时都能作,不看着奴酋被千刀万剐,我是不会安心的。”
人群拥挤,小翠还想再劝,却被一下子推到了何贵忠身上,要不是何贵忠一把揽住,就要被撞倒在地。
何贵忠揽着小翠,着急忙慌地往前挤,生怕去晚了,没了好位置。
小翠轻轻地挣了一下,见何贵忠没有觉察,依旧拉着她往前走,一脸急切的样子,满心思都是去看奴酋的凄惨下场。
轻轻抿起嘴角,小翠脸上浮起淡淡的笑意。没想到大叔还象个小孩子,倒显得分外可爱。
不知不觉,小翠已不是何贵忠在揽着,而是她有意无意地挽紧了何贵忠的胳膊。
………………
船头劈开海水,斩开浪头,向东昂然而行。
郭大靖不知道京城的欢腾庆祝,站在甲板上眺望远方,归心似箭,只剩下尽快回到辽东的心思。
“这西夷的海船,适于远海航行,在北方海域,沙船更适合一些。”张焘走到近前,微笑着说道:“要从三岔河口进入内陆,威胁辽沈,就只有在江河航行的平底船了。”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平底船能有多大,可装载千斤重炮嘛?”
“能装,但数量有限。”张焘说道:“倒是那种迫击炮,大型平底船上能放置个二三十门。”
郭大靖沉吟着,考虑着船只类型和适用火炮。
对于红夷大炮,建虏畏之如虎,但郭大靖却觉得限制太多。当然,对于步兵的话,在攻打坚城时,红夷大炮倒是更容易轰塌城墙。
辽河通航历史悠久,早在汉魏时期,东吴孙权便派遣庞大的东吴船队,从东海一路来到渤海并溯辽河北上,抵达辽阳。
辽、金、元以后,有关辽河航运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
辽河河道虽长,但适合行船的航道并不长,主航道六百多公里,支流太子河、浑河各约两百公里,总长大致在一千公里左右。
利用水师直捣黄龙的困难很大,但运输粮草、载兵偷袭,却比较容易。作为牵制力量,大有可为。
“装载迫击炮也不错。”郭大靖思虑清楚,展颜笑道:“让建虏不得不防,就是成功。能够取得多大的战果,倒不是很重要。”
“如果能载重兵进逼辽沈,倒也不失为良策。”张焘说道:“建奴没有水师,还不是望河兴叹。”
郭大靖微笑颌首,说道:“现在是探悉河道,小规模袭扰,待到兵力雄厚,恐怕要等到明后年才成。”
张焘走近船舷,轻拍着舷板,笑着说道:“建虏遭此重创,战略主动权已经易手。怎么打,我军都有多种选择。”
转头望着郭大靖,张焘调侃般地问道:“郭帅,如果你是建虏,该当如何应对目前的不利局势?”
郭大靖嘿然一笑,说道:“扒了老奴的坟,带着尸骨回建州,兴许还能多挺几年。”
张焘眼睛瞪得溜圆,不可思议地看着郭大靖,好半晌才眨了下眼睛,苦笑道:“你这是让建虏自取灭亡啊!”
郭大靖笑而不语,其实说得是大实话,让出大片的地盘,缩成一团,这恐怕是建虏最好的选择。
放弃辽沈,放弃除建州外的所有土地,东江军会如何做?如果以现在的兵力,占领那么大的地盘,显然是左右支拙,不敷使用。
这就是建虏的机会,利用机动优势展开袭攻,东江军便会陷入被动。这和目前建虏的形势差不多,占领区太大,会在东江军的行动中,不断地损失人马。
如果东江军不去占领那些失地,一是放弃了立大功的机会,其次则会引起朝廷的不满和猜疑。
这样一举两得的计策,显然又是建虏所不能接受的。和皇太极的误判一样,建虏恐怕并不认为形势有那么恶劣。
从地盘,以及兵力上,建虏肯定觉得还能与东江军继续抗衡下去。况且,放弃大城市,重新缩回到建州苦寒之地,大部分建虏也不会同意。
所以,郭大靖也并不准备对辽沈施加太大的压力,而是从建虏的虚弱处下刀,不断消耗其力量,还能把建虏牢牢控制在辽沈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