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吞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3章 第三把锁和躲避小公主,三国之西凉兵王,蛤蟆吞地,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董虎将自己与弹汗山的厮杀经过大致说了一下,又将自己为弹汗山上的“两把锁”的事情讲了一遍,以及他想要让儿郎们出塞打草谷,先把陇右草原西部鲜卑、漠北中部鲜卑干趴下,再在北匈奴单于庭姑衍山另设一营,在弹汗山北面再设第三把锁。

西部、中部鲜卑远比弹汗山东部鲜卑弱了太多,不仅两部鲜卑实力较弱,陇右草原、漠北草原所有部族都很弱,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与当年北匈奴西迁有很大的关系。

北匈奴拖拖拉拉西迁了将近百年,西迁的原因还是与大汉朝、鲜卑人交战的结果,最后一次西迁是在檀石槐还活着的时候,距今也仅有十来年的时间,而这么短的时间里,几若真空的漠北、陇右草原的部族不仅人丁少,而且还极为松散,是最佳出塞打草谷的时机。

廉县将军董小乙、临戎将军董骨、五原将军刘弃各领五千精锐骑,重骑将董重亲领三千重甲骑,并且随同五千幼军骑,以及“忠孝节义”四个侄子带领的两万汉军骑,总兵力四五万骑出塞,随同的还有两万随同奴隶驱赶牛羊辎重……

捉到多少奴隶,俘获多少牛羊且不管,董虎让四大骑将领着六七万人出塞就是为了宣誓主权,让各部族认清谁才是草原霸主,哪个不服就全部俘虏,全部剁手指、盖大印!

董虎所处的时代不是最好的时代,却也不是最坏的时代,至少这个时期是草原各部族最虚弱的时期,北匈奴西迁了,留下了一个万里空虚草原,鲜卑王檀石槐病逝了,弹汗山鲜卑在幽州的北面,而不是居于漠北草原,不是居住在万里草原的心脏位置,陷入四分五裂的鲜卑对万里草原的掌控力降到了冰点,除非他们舍弃部族兴盛的弹汗山族地。

在华雄屯诸闻泽,限制弹汗山向西虎视眈眈,断绝他们向西进入河套三郡,断绝他们介入万里草原的争夺,在此等情形下,董虎率先动用数万骑自鸡鹿塞杀入漠北草原,摧毁看到的一切部族,臣服一切看到的人丁。

董卓看了董虎送来的信件后,苦笑连连,发觉让那小子跑去并州就是个错误,也太能折腾了,自己还没成为帝国太师呢,浑小子就要依托四五十万人丁成为草原霸主。

偏偏他还够不到浑小子,无法敲浑小子的脑袋,董瑁没有他老子这么多忧愁,自己兄弟混的越好,对自己越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董瑁、李氏在百余骑护卫下前往了雒阳,至此他将成为雒阳的质子,这不仅仅是董卓与大将军府之间的妥协,也是三公与董卓的妥协,是董卓从地方派系到京畿帝都将领的过渡,但夫妻两人却将小董白留了下来,让人将六七岁的闺女送去“虎娃叔叔”身边。

董瑁心大,也不怕自己闺女出了意外,仅让董虎送信的兵卒带着十余骑护送爱女,还极为高调似的挑着董部义从特有的长条旗子,当小董白自北地郡北上进入廉县,见到躲避小公主骚扰的董虎、苦娃夫妻时,董虎很是将心大的董瑁夫妻埋怨了一通。

二三月时,小公主刘妍带着三大保镖尚书卢植、中常侍郭胜、张恭前去了高柳县主持借粮乌丸人事宜,正如董虎所料,在他“吃亏”给了一万三千乌丸人十五万头牛羊后,只要这些老弱有一半人愿意成为董虎的一年佃户,即便一头牛羊、一粒粮食不借,他们也能顺利度过困难。

但这些人只是个引子、诱饵,是董虎通过他们的嘴将消息放出去,引诱所有代郡、上谷郡的乌丸人,甚至汉民都跑过来向他借粮食、牛羊。

乌丸人的总数在三十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六郡内,若按照每郡五万人来算,上谷郡、代郡境内应该有十万乌丸人,但事实上两郡乌丸人要超过另外四郡的总和,原因就在于“仇水谷地”事实上就是后来的“宣府镇”辖地,除了仇水谷地,还有桑干河谷地、妫水谷地(上谷郡治所沮阳)等地,这些都是谷地平原,适合耕种养民,人丁就要多一些。

打不过鲜卑人,那就只能向南奔逃,逃入六郡南部的汉人聚居点,与汉人一同分摊遭受的损失,借助汉人的力量共同抵挡鲜卑人的掠夺,乌丸人做这种事情又不是一次两次,而且也是极为有效且聪明的做法。

青壮能骑着战马一溜烟跑了没影,老弱妇孺呢?冬日里的牛羊可是逃不掉的,按理说,牛羊是牧人的命,没了牛羊的牧人,要么饿死,要么自此沦为奴隶,一般的牧人是很难轻易舍弃牛羊而选择逃了没影的,关键是乌丸人居住在大汉朝六郡境内,算是大汉朝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从前有座天门山

三拳莽夫

盛唐大公主

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