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循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79 朝会弹劾 (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无限循环,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毕竟“风闻言事”的权利比宋朝“莫须有”还离谱,防不胜防。

队列排好之后,文武百官在鸿胪寺官员引导之下过金水桥,来到奉天殿门前站好。只不过这次沈忆宸没有入殿内的资格,得跟其他低品阶官员一样,站在殿外的丹墀上朝。

现在的沈忆宸也经历过几次面圣了,早没有当初那种好奇憧憬心态,站在里面外面没多大区别。

三声鞭响,皇帝升殿,众官员行五拜三叩礼,然后按照流程宣读八件奏事。

前面几份奏章沈忆宸都没怎么认真听,当宣读到现任黔国公沐斌的奏章后,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因为这份奏章的内容,是本应该送至京师问罪的麓川蛮首思任法,在路上绝食而亡。千户王政于是将其斩首,现在路上送来的就只剩下一个头颅了。

也就是说,本来安排沈忆宸问罪项目,还没有开始就结局了。

对于这个消息,满朝文武以及皇帝,都非常高兴满意,认为这是蛮首畏罪自杀,他们已经被大明天威吓破胆了。

但沈忆宸却不这么认为,绝食而亡需要极大的勇气跟毅力,非心志坚定者是做不到的。

真吓破胆的人,是绝对不会选择绝食这种方式,如同上一代黔国公沐晟那样服毒自尽才正常。

而且思任法这样刚烈的自尽方式,将极大刺激到他儿子思机法,以及麓川还未剿灭的蛮族残部。

古人都知道哀兵必胜,满朝文武却不知?

以前沈忆宸在看历史典籍的时候,总幻想着自己要是在那个时间点,将怎样力挽狂澜改变一切。如今他才明白,为何会有历史巨轮滚滚向前的说法。

很多东西就算是你知道了,也很难改变历史走向!

就好比现在,沈忆宸再强行介入,恐怕自己就得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很快八件奏事宣读完毕,鸿胪寺鸣赞官按照惯例宣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下,殿外人群中就有两名官员站了出来,朝着殿内高呼道:“臣有本奏!”

沈忆宸回头看了一眼,这两名奏事官员一名是都察院的十三道监察御史,也就是科道言官中的“道”官。

另外一名是从翰林院群体中站出来的,沈忆宸看着有些眼熟。思索了会才想起,这个就是当初在翰林院,被自己用官衔压过的翰林检讨陶宏正。

靠,自己今日该不会双喜临门,挨两本弹劾吧?

沈忆宸这下是真的有些无语了,如果这两人都是弹劾自己的,怕又得开创一个大明朝的历史。

难怪这段时间风平浪静,原来陶宏正这孙子,就等着自己第一次正式上朝来参一本!

“两位卿家请讲!”

皇帝的声音通过鸣赞官传递出来,翰林官身份尊贵,可以先行奏事。

只见陶宏正出班高呼道:“臣弹劾翰林院侍读学士倪谦徇私翰林编撰沈忆宸!”

下官弹劾上官?

此言一出,很多官员脸色都变了。

弹劾说实话不少见,毕竟这年头风闻言事不用负责任,哪怕没有像明朝中后期那般滥用,言官基数摆在那里,总得找点事情做。

但官场大忌下官弹劾上官,没有鱼死网破的决心,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特别是翰林院这种地方,能进去就意味着前途不可限量,未来登阁入部不是梦想,何必这般拿自己前途陪葬?

所以要么不弹劾,一弹劾就是大事!

陶宏正说完之后,另外一名监察御史也高呼道:“臣弹劾翰林修撰沈忆宸不遵长辈,数礼忘文!”

本来群臣的目光还放在倪谦的身上,这下全部都看向了沈忆宸。

好家伙,这小子真是有些离谱,上次经筵得罪皇帝,这次朝会得罪同僚。

到底背后是做了何等天怒人怨之事,怎么每次出事都有你?

同时还有些人把目光看向了最前排的朱勇,沈忆宸可是他的儿子,莫非不遵长辈,数礼忘文这两项罪名,跟成国公有关系?

殊不知朱勇此刻内心里面也是满腹疑问,沈忆宸不愿意入宗谱这等大事,自己这个当爹的都没有指责不遵长辈,数礼忘文,与这位科道言官有何关系?

这他娘的也管太宽了点吧,家事都不放过?

龙椅上的皇帝朱祁镇,度过最初的意外后,却忍不住脸上浮现出玩味笑容。

沈忆宸这小子确实有点意思,他入仕以来真是各种问题不断,每次都能整出点新花样。

“翰林卿家先行细说。”

朱祁镇对于不遵长辈,数礼忘文这种礼法罪名兴趣不大,反而对沈忆宸徇私很感兴趣。甚至他大概猜测到,这应该与上次经筵的展书官有干系。

因为当时他见到沈忆宸在场,都感到有些意外,理论上按照翰林院的升迁流程,新晋翰林是没这么快能参与经筵的。

只见陶宏正一副豁出去的模样,大义禀然道:“回禀陛下,沈修撰入翰林院不过月余,即被调入东阁入学,可谓寸功未立。却在倪侍读学士安排之下,越过一众翰林前辈参与经筵,此举于翰林院规矩不符。”

“并且倪侍读学士给出的担当与坚持理由,也无法服众。臣秉持公正道义,斗胆弹劾倪侍读学士徇私包庇沈修撰,还望陛下明察秋毫!”

陶宏正这番话出来,让那日参与经筵的很多官员,都忍不住点头赞同。

当时他们心中也有过疑问,为何一个入仕几个月的翰林官,就能参与经筵。而且还不是特许旁听,担任了展书官要职。

如今看来确实有些问题,而且倪学士给的理由,也太敷衍了点。

坚持与担当?

沈忆宸在翰林院总过就呆了个把月,坚持了什么?

担当那更是无稽之谈,新人在翰林院又无法担任要职,有事也轮不到沈忆宸去担着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难怪此举会让下属拼着前途尽毁,也要弹劾上官。

“倪学士,你有何话要说?”

朱祁镇朝着倪谦问了一句,他也想不出沈忆宸能坚持跟担当什么。就算是看在成国公面上开了后门,你好歹也做漂亮点,让沈忆宸立点小功劳好名正言顺啊。

面对下属弹劾跟群臣异样眼光,倪谦毫无惧色,出班义正言辞道:“启禀陛下,臣与沈修撰无任何徇私!”

“那坚持与担当是这么回事?”

“不知陛下可否记得《寰宇通志》此书?”

倪谦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朱祁镇一句。

说起这本书,朱祁镇就印象太深刻了,当初差点没把自己给气吐血。

一群翰林官修书好几年,就呈上来一本前宋的“低仿版”,简直是把自己当做傻子在糊弄,侮辱皇帝的智商!

哪怕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朱祁镇想起来还有股怒气。

“朕记得。”

“此书重修之事被沈修撰给揽下,以一己之力接手修书。哪怕被调入东阁进学,沈修撰也未曾放弃,如今还在坚持修《寰宇通志》。”

“如此行径,难道当不起坚持与担当二词吗?”

倪谦站在大殿之中慷慨陈词,甚至在说完之后,把目光看向了弹劾自己的陶宏正。

当初在询问众翰林谁愿意修《寰宇通志》的时候,陶宏正就在其中没有作声。

今日他有何颜面说沈忆宸徇私?

倪谦这番话语出来,许多人看向沈忆宸的眼神都变了。

修书是个多么枯燥乏味的活,只要在翰林院呆过的都深有体会。《寰宇通志》这个天坑,更是朝中人尽皆知。

很多人印象中,像沈忆宸这般年轻有为的官员,是绝对沉不下心来修书的,更别论修《寰宇通志》这个坑了。

万万没有想到,沈忆宸不但接了,而且就算有放手的机会,他也没有选择放弃。甚至如今在东阁进学,他还在修着《寰宇通志》,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可以说这一瞬间,颠覆了很多人心中对沈忆宸的印象。

而这番话听在陶宏正耳中,简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他如何也想象不到,倪谦嘴中的坚持与担当,是沈忆宸在坚持修《寰宇通志》。

当初在翰林院见到沈忆宸被倪谦安排修书,众人还一片幸灾乐祸心境,认为这是让他背了个黑锅。

如今却峰回路转,沈忆宸主动坚守没有放弃?

陶宏正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沈忆宸这种飞扬跋扈的人,会坚持不懈修《寰宇通志》。

这一定是倪谦想好的借口,来帮助沈忆宸洗白的,看来成国公早早就把他给收买了!

既然已经踏出了这一步,陶宏正此刻没了退路,他只能豁出去道:“启禀陛下,此乃倪侍读学士一家之言,吾等翰林官们,从未见到过沈忆宸修纂《寰宇通志》!”

陶宏正这话出来,也是引得了一众翰林官点头赞同。

一方面是他们跟沈忆宸有旧怨,另外一方面确实是看不到沈忆宸修纂《寰宇通志》的过程。

倪谦乃被弹劾当事人,他的言论不能成为证据。

朱祁镇听到后,也觉得有些道理,确实不能光凭借倪谦一家之言,就断定此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就在他准备让沈忆宸把修纂的《寰宇通志》,当做证物呈上来的时候,内阁首辅杨溥主动出班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一言。”

“杨爱卿请说。”

杨溥可是真正的位极人臣,朱祁镇都是他看着长大的,自然不敢怠慢。

“臣可以帮沈修撰作证,他确实在修《寰宇通志》,而且从未间断。”

此言一出,之前还各种意见的朝堂百官,瞬间面露惊色。

杨溥站出来可不是作证那么简单,他身为内阁首辅,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文官权利中枢的意见。

沈忆宸不是阉党中人吗?如何能做到让文官首领为他站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霸道的人生

天青无尘

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

安安的生活

韩氏仙路

大衍神君

诸天地球大融合

人已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