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帝位之争,朝堂撕逼(二)
子虚笑乌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帝位之争,朝堂撕逼(二),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子虚笑乌有,飞卢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皇后自知理亏,不知该如何作答,何进诛杀宦官的意图,她是一贯反对的。
她也没想到,何进竟然胆大到直接带兵围了皇宫。
就在何皇后左右为难之际,下方一年轻官员突然上前。
正是袁绍,他冲着群臣拱手,随后说道:“十常侍倒行逆施,残害忠良,欲唤蹇硕加害大将军,十常侍所为,才是叛逆之举,大将军乃是举兵勤王,却被十常侍假传陛下诏令,诓骗入宫,蓄意加害,十常侍悖逆陛下,谋杀国之重臣,人人得而诛之!”
袁绍一言,不仅将何进之罪洗脱,也向朝臣宣告,袁氏是铁了心支持刘辩了。
袁绍接着道:“本官身为司隶校尉,对京师诸事有监察之责,十常侍欺君罔上,暗害大臣,自知难逃一死,已潜逃出宫,我已命人全城缉捕,死活不论!”
董太后怒视袁绍,小小司隶校尉,竟然也敢在朝堂大放厥词。
“好一个司隶校尉!”董太后冷声道,朝堂瞬间安静,“那以司隶校尉之见,何进谋害西园军主将,上军校尉蹇硕,该当何罪?”
何进谋害蹇硕?袁绍猛然想起,好像是何进先动的手,想不到太后在深宫中,对外面局势也了如指掌。
“大将军不过是为了自保,十常侍欲令蹇硕加害大将军,大将军不过是先下手为强!”袁绍道。
袁隗横了袁绍一眼,示意他退下。
袁绍终究还是年轻,不知朝堂水深,话说的越多,就会被人抓住把柄。
若说他方才为何进脱罪,还有几分道理,可如今说辞,已是站不住脚。
先下手为强?
何进是如何先下手为强的,擅自截杀陛下亲率的西园军主将,率军进逼宫门,带兵面圣,这些都是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
“蹇硕乃陛下亲封上军校尉,替陛下统领西园军,何进自作主张,命丁原将其截杀,袁校尉,你以为何进该当何罪?”董太后问道。
袁绍一时无法回答,默然低头,已然没有方才慷慨陈词的气势。
“怎么?你不是最京师诸事有监察之责么,怎么哑巴了?哀家知道你的官职,乃是何进推举,不知你是陛下的司隶校尉,还是何进的司隶校尉?”
此话一出,令群臣都有些意外,太后这是要治袁绍的罪啊。
“我自然是大汉的司隶校尉!”袁绍避开了太后的问话,直接表忠心。
袁隗松了口气,袁绍还有点脑子,只要对大汉是忠心的,许多问题便不再是问题,比如,霍光废了皇帝,但他对大汉还是忠心的。
“太后,今日议事,乃是为太子一事,还是不要在其他事上岔开为好!”司徒崔烈打了个圆场。
这时,太常也站出来道:“太后,皇后,百官祭拜陛下的时辰快到了。”
也就是说,今日廷议,可草草作罢了。
“那今日便先到这,陛下丧礼为重,太后,你没有异议吧?”何皇后礼貌的请示太后。
“自然没有。”
董太后冷冷回应,心中满是嘲讽,又是礼制说辞,何皇后什么时候这么懂礼数了?他陷害宋皇后时,谋害王贵人时,还有其他陛下子嗣时,可不见得如此懂礼数。
归根究底,只是个长得好看的粗蛮野妇!
……
今日朝议,半途而散,刘辩与刘协皆有人支持,董太后与何皇后也相持不下,原本有董重支持的刘协获得了一些优势,可袁氏突然站边,
使得何皇后再度有了对抗的本钱。
而何进,一代权臣,却成了最具争议的人。
回道长秋宫,何皇后闷闷不乐,何氏兄弟的死,令她如断双臂,父亲也已逝去多年。
她赫然发现,如今的何氏,她竟一夜之间成了顶梁柱,何进独子早逝,仅留有一孙,而何苗严格意义不算何氏血脉。
“见过母后。”
刘辩的声音传来,他是来问安了。
何皇后强装笑意,轻抚刘辩的小脸道:“辩儿,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做皇帝的!”
刘辩好似还不知道“做皇帝”是什么意思,只是母后说什么,他就听话的点头。
“母后,你不开心?”刘辩突然问道。
何皇后心头一酸,或许是自己演技太差了吧,竟被小孩看穿,也可能突然发生这么多事,自己心里实在是藏不下了。
自己的依靠皇帝陛下走了,两位将军兄长走了,支持自己的十常侍也“走了”,现在还有人要将他唯一的未来仰仗――儿子的皇位抢走。
何皇后搂过刘辩,轻抚其后背,她没有对刘辩说,只是自己以极低的声音呢喃:“袁隗突然支持,必然是选中了辩儿,因为没有了何进,辩儿比刘协更好操控,老狐狸算计的不错,但我也不会就此认命!”
翌日。
依旧朝议,结果依然如此,骠骑将军董重与太傅袁隗各执其词,各有一帮附庸。
董太后与何皇后也再度在朝堂上演一番婆贤媳淑。
然而奇怪的是,与第一次的针锋相对比较,今日朝议像是变了调,骠骑将军董重与太傅袁隗,皆没有下场。
倒是另一个消息,产生了不小波澜。
豫州牧黄琬,举荐颍川太守杨彪为司空,原本三公之职,按惯例是四府举荐,皇帝任命。
而如今四府之一的大将军何进死了,三公只剩太尉张温与司徒崔烈,黄琬是前司徒,倒也可以举荐。
原本这事无需着急,但奇就奇在,有议郎专门提出,而且张温与崔烈竟第一时间同意了!
袁隗心中清楚,这两人此举,无疑是趁机结交弘农杨氏,而且他们用意也很明显,何进死后,袁氏独大,弘农杨氏作为“太尉世家”,也是唯一能与“四世三公”袁氏制衡的家族。
至于杨彪资历,早已绰绰有余,他熹平年间便任侍中与京兆尹等要职,后又任南阳颍川等地太守,郡治出色。
恰在月前,其父杨赐病故,杨彪还世袭了父亲临晋侯的爵位。
袁隗心中感慨:真是送走了同辈的杨赐,又来一个晚辈杨彪,而且杨彪之能,还在其父杨赐之上,几大世家中,能独当一面的年轻一辈,也仅此人而已。
在他看来,袁绍袁术,比之差了不少。
他最担心的事,便是杨彪为了获得拥趸,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候,站在他的对立面,也就是支持刘协。
若是董重加上杨彪,还有一众不愿意见到袁氏独大的家伙,联起手来,会很难对付。
袁隗心想:或许,只有那人来了,方能一锤定音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